香港诗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明镜非台

太监是怎样炼成的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8-14 17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-8-14 15:55
不去找大媽跳跳廣場舞

呵呵,我天生不会跳舞,和大妈们乱扭屁股更无味道。
发表于 2014-8-14 1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4-8-14 17:44 编辑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14 10:18
然后一苇就遭了池鱼了,哈哈

一葦曾經跟我說過,即使大家都離開哪裡了,那她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。對論壇都深的感情。

李曉慧,那麼負責、勤勉的首版。金築子老今天還跟我惋惜呢。

都是對論壇有奉獻、有感情的人吶,不知道珍惜。今天還有臉跑來裝神弄鬼,真讓人不齒。我也不怕得罪他們,我是準備好了被掘墓鞭尸的。
有死法,不可無活詩。但有活潑潑的詩,法于我何有哉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14 20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井里的泥鳅 发表于 2014-8-14 16:00
有时候、野史反而比正史更接近于事实的真想。正史的编撰者们有所顾忌而私家记载就没有这个顾忌 ...

其实说老实话,这篇文章特别是关于明朝太监的大部分东西,包括机构设置、人的名字、做过的事情及工作的流程,绝大部分还是正史中的东西。这倒是真的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14 21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海天一角 发表于 2014-8-14 13:09
呵呵,我身体蛮好,早上打乒乓球,下午上网玩。

和大妈跳舞那是必须的,人风流倜傥,老当益壮的海天叟,怎么能没有几个大妈倾慕一把,回想一下年少时的青涩往事呢:D

点评

呵呵,风流意态已随西风去啦,已是残羹剩饭,无人品赏咯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0:37
发表于 2014-8-15 10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14 21:21
和大妈跳舞那是必须的,人风流倜傥,老当益壮的海天叟,怎么能没有几个大妈倾慕一把,回想一下年少时的青 ...

呵呵,风流意态已随西风去啦,已是残羹剩饭,无人品赏咯。{:1_102:}

点评

有剩菜剩饭,无剩男剩女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0:5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15 10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海天一角 发表于 2014-8-15 10:37
呵呵,风流意态已随西风去啦,已是残羹剩饭,无人品赏咯。

有剩菜剩饭,无剩男剩女:D

点评

剩男一抓一大把,剩女都是圣女,名花有刺滴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1:38
发表于 2014-8-15 11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15 10:53
有剩菜剩饭,无剩男剩女

剩男一抓一大把,剩女都是圣女,名花有刺滴。:D

点评

果然姜是老的辣,你可真专业,啥都知道。。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2 13:52
现在不是有资源输入么,就贵州这边,买缅甸越南老婆的也是有滴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2:5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15 12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海天一角 发表于 2014-8-15 11:38
剩男一抓一大把,剩女都是圣女,名花有刺滴。

现在不是有资源输入么,就贵州这边,买缅甸越南老婆的也是有滴

点评

我有几个朋友和老同事的女儿都已经35、36岁啦,还是方向不明啊,其实要求不切合实际,所以被剩了下来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6:23
发表于 2014-8-15 16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15 12:54
现在不是有资源输入么,就贵州这边,买缅甸越南老婆的也是有滴

我有几个朋友和老同事的女儿都已经35、36岁啦,还是方向不明啊,其实要求不切合实际,所以被剩了下来。

点评

不是要求切不切实际的问题,而是超越了她阶层的要求。 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,说,一个人,从出生那一天起,他的阶层已经被定格了百分之七十,这里分别包括他的社会地位,交往的圈子,所生活的环境质量,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7:25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15 17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海天一角 发表于 2014-8-15 16:23
我有几个朋友和老同事的女儿都已经35、36岁啦,还是方向不明啊,其实要求不切合实际,所以被剩了下来。 ...

不是要求切不切实际的问题,而是超越了她阶层的要求。
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,说,一个人,从出生那一天起,他的阶层已经被定格了百分之七十,这里分别包括他的社会地位,交往的圈子,所生活的环境质量,教育质量,以及未来可供应培养她的土壤。
说超脱这个阶层,向上爬的,有没有?我说有,但比例很小。从一个农民到教师是可以的,但从农民到富豪是基本不太可能的。因为阶层相差太大了。
同时,阶层的跳跃,还需要契机,也就是机遇,这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。
那么来说,门当户对的传统习俗,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实际是完全有它的道理的,因为门当户对,所以阶层相同,所接收的教育相同,所生活的圈子相同,消费习惯相同,文化理念相同,而其生活后更不容易出矛盾。
当然,以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体制,社会所形成的结构和培养机制,也不太允许很多人超越自己的阶层就是了,不然社会结构一乱,社会矛盾就会显著,政府就不好管了。

点评

现代家庭伦理学上说,这叫“同源家庭”,婚姻稳定度最高,幸福指数也最高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2 13:53
你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剩女问题,觉得蛮有道理。一步登天是可遇不可求,还是本分地把自己归到所处的层次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15 17:32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粤ICP备18000505号|粤ICP备17151280|香港诗词

GMT+8, 2025-9-22 03:2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