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诗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明镜非台

[其他] 从中原文化受到的冲击看平水韵的形成

[复制链接]

181

主题

4993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贵宾

词风曲苑首席顾问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15167

巾帼诗人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

发表于 2014-8-24 22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24 22:47
是的,汉唐这两个朝代,基本没有遭受过大侵略,所以,雏形中的平水韵应该说是全国统一的,但自衣冠南渡后 ...

雏形中的平水韵应该说是全国统一的,就算衣冠南渡后,北方民族的文化渗透还不足以让中原文化崩溃。{:1_100:}

点评

没有奔溃,但文化中心南迁,是毫无疑问的,其实这篇文章由于当时的一些原因,没有往下写,当,满族入侵中原后,这个问题就更凸显了,所谓京片子,其实当时的幽云十六州和满族语言的结合体 而浙、闽、粤,包括川、贵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2:5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24 22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否 发表于 2014-8-24 22:52
雏形中的平水韵应该说是全国统一的,就算衣冠南渡后,北方民族的文化渗透还不足以让中原文化崩溃。{:1_10 ...

没有奔溃,但文化中心南迁,是毫无疑问的,其实这篇文章由于当时的一些原因,没有往下写,当,满族入侵中原后,这个问题就更凸显了,所谓京片子,其实当时的幽云十六州和满族语言的结合体
而浙、闽、粤,包括川、贵这些地方实际并没有收到多大影响

点评

现在不知道唐代的中原语言是否是现在的语言?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2:59

181

主题

4993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贵宾

词风曲苑首席顾问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15167

巾帼诗人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

发表于 2014-8-24 2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24 22:56
没有奔溃,但文化中心南迁,是毫无疑问的,其实这篇文章由于当时的一些原因,没有往下写,当,满族入侵中 ...

现在不知道唐代的中原语言是否是现在的语言??

点评

是不是,可以这样判断 如果没有存在战争、地区之间很大的行政外交行为,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,语言的变化是不大的,为什么?因为没有变化的驱动力。 我十多年前,曾去过江西的金溪,一个很小的地方。那边附近,很多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0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24 2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否 发表于 2014-8-24 22:59
现在不知道唐代的中原语言是否是现在的语言??

是不是,可以这样判断
如果没有存在战争、地区之间很大的行政外交行为,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,语言的变化是不大的,为什么?因为没有变化的驱动力。
我十多年前,曾去过江西的金溪,一个很小的地方。那边附近,很多是山区,而只要翻过一座山,山那边和山这边所说的话,就完全不同。有很多是江西人听不懂江西话。当然,这种情况在南方的客家话中也存在。
根据这个逻辑,那么我们来看,历史上,遭受战火最多的是哪些地方:肯定是北方城市,所谓的边患不断,指的也是那些地方。而最少的是啥地方?蛮荒之地。包括广东,福建,贵州之类的地方。

点评

语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我是苏州人,城里和郊区的语言也不一样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20

181

主题

4993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贵宾

词风曲苑首席顾问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15167

巾帼诗人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

发表于 2014-8-24 23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24 23:06
是不是,可以这样判断
如果没有存在战争、地区之间很大的行政外交行为,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,语言的变 ...

语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我是苏州人,城里和郊区的语言也不一样。

点评

咱们再以客家人举例,为什么客家话会有那么多个“品种”,从历史原因上可能应该这样解释 在发生战争的时候,很多中原地区的居民被迫逃难,到一些战火燃烧不到的地方,或者说是当时的“蛮荒之地”,比如广东、福建等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1
从发音方式去判断就行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2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24 23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否 发表于 2014-8-24 23:20
语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我是苏州人,城里和郊区的语言也不一样。

从发音方式去判断就行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否 发表于 2014-8-24 23:20
语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我是苏州人,城里和郊区的语言也不一样。

咱们再以客家人举例,为什么客家话会有那么多个“品种”,从历史原因上可能应该这样解释
在发生战争的时候,很多中原地区的居民被迫逃难,到一些战火燃烧不到的地方,或者说是当时的“蛮荒之地”,比如广东、福建等地,而之所以会形成“多国语言”,是因为这些客家人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侵蚀,更没有改变自身文化的驱动力。
还有个例子,不过不是关于语言的了。
四川和云南附近有一个族,中国第57个民族,叫摩梭族,直到90年代后,才发现这个民族,相当封闭地传承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所有传统习俗,并坚决执行一妻多夫制的婚姻习俗,著名的杨二车娜姆,就是从那个山沟里走出来滴。

点评

秦始皇统一文字,度量衡,咋没有统一语言? 始皇以行政命令改革文字,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。汉字经秦代规范整理后,字体虽然有所发展变化,但是其规范原则一直保留了下来。这为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5

181

主题

4993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贵宾

词风曲苑首席顾问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15167

巾帼诗人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

发表于 2014-8-24 2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1
咱们再以客家人举例,为什么客家话会有那么多个“品种”,从历史原因上可能应该这样解释
在发生战争的时 ...

秦始皇统一文字,度量衡,咋没有统一语言?
始皇以行政命令改革文字,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。汉字经秦代规范整理后,字体虽然有所发展变化,但是其规范原则一直保留了下来。这为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点评

同时,即使是秦皇汉武,统一了语言,文字,但外来民族的侵略,特别是在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弄出去,以及北宋变成南宋后,其文化结构一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41
注意,秦朝只有15年,咱统一个普通话,弄了大几十年,现在很多云贵川及广东福建的人,还说不利索呢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否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5
秦始皇统一文字,度量衡,咋没有统一语言?
始皇以行政命令改革文字,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。 ...

注意,秦朝只有15年,咱统一个普通话,弄了大几十年,现在很多云贵川及广东福建的人,还说不利索呢。

点评

哈哈,别说山里的,就连我,18岁后就飘泊南北的人,现在的口音还带有吴语口音呢,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清的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42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8-24 23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知否 发表于 2014-8-24 23:35
秦始皇统一文字,度量衡,咋没有统一语言?
始皇以行政命令改革文字,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。 ...

同时,即使是秦皇汉武,统一了语言,文字,但外来民族的侵略,特别是在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弄出去,以及北宋变成南宋后,其文化结构一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。

点评

其实,文化的互相渗透不一定是坏事,文化的闭关自守同样有问题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8-24 23:44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粤ICP备18000505号|粤ICP备17151280|香港诗词

GMT+8, 2025-9-24 07:5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