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本帖最后由 耕夫 于 2014-10-9 12:44 编辑
故里青粳又一畦,且抛尺素入洪渠——首联讲的是凉皮的制作:青粳是素材(到底什么米我不清楚),尺素是成品。入洪渠,指凉皮成品后要在池水里侵浸以漂白。洪渠即 鸿沟 ,古渠名。这里泛指。这里起的自然而简洁,只觉得“故里”一语下的无稽,如果题为某某凉皮即可。
襟怀尽洗偏知味,尘物浮浇更忘机——承联接第二句,写凉皮的味道和质地。久经侵浸则味道更好,沉浮时长则质地更纯。知味和忘机二语下的巧妙,除了前意之外更能让人想到人生的一些哲理。
软饱有思生重髀,凉薄无处恨轻衣——颈联转述吃的感受:这东东好吃,每每食而不舍,所谓软饱,类似的享受太过,容易叫人奢靡。重髀 ,用刘玄德事。后一句是从视觉上再次强调它的外在享受。轻衣一词喻意是否有其他含义,否则不是太好。
冰绡不待秋寒日,已教倾江梦落荻 ——尾联是收束从色泽上赞许吧。冰绡即白色的丝织品, 落荻,即飞扬的荻草绒。形同芦苇,即白色。这里既是一种重复,根据我的理解这个结如果无有它意,是一个较糟糕的结尾,基本上把中二联的努力白白消耗了。
说明:这是一首咏物诗,个人觉得咏物在于抓住物的特征,然后拓展开去,或抒情,或言志,或说理。处处及物而不拘于物,句句在物而不纠结于物,即介于像与不像之间,即高作也。这首律也力图这么做,中两联应该说基本达到了要求,可惜是结尾功亏一篑,让整首诗有头无尾。古人曾经有比喻:“凤头”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、漂亮, “猪肚”是说文章内容要象猪肚那样内涵丰富,充实,有很强生命力, “豹尾”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、刚健。如此看来,这个结是软沓沓的 。说实话律诗是很不容易写好的,能写成这样算是有功力的。因为月儿这小孩提指定我说说,还因为是本版版主,就直言无忌,不妥就指正。得罪处多多担当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