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诗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明镜非台

【百家争鸣】第三期

  [复制链接]

186

主题

1137

回帖

6560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6560
发表于 2014-10-10 10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10-10 10:39
上面370楼已经加了补充

哈哈原来是这个典故啊,我做笔记了。:*我再想想吧,看看,第一句用那啥梨最好的。
关注微信:DITpoem...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0-10 11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-10-10 12:10 编辑
学者伥伥 发表于 2014-10-8 14:31
给你一首词评吧
鹧鸪天 刘邦(新韵)
本是英雄各一方 良臣助我入咸阳

鹧鸪天 刘邦(新韵)
本是英雄各一方,良臣助我入咸阳。
鸿门宴罢身心冷,栈道归来气势长。
秦岭叶灞桥光秋风悔恨帝王装。
后宫有寝无它梦,沛县忽闻狗肉香。

这首放了这么久,我一直没想好怎么给评,按原则来说,年轻人实是应该鼓励,这一点一苇做得比较好。
这只鸟大致说了刘邦的几个事,良臣指萧何张良辈,鸿门宴自不用说了,耳熟能详的,栈道句,指刘邦为假作无心争天下烧毁所有栈道而暗地里发展实力,秦岭句是刘邦抢在项羽前面,过蓝田翻秦岭进的咸阳,灞桥事是指他入咸阳原想善待秦国后裔结果被项羽杀尽,及约法三章的事情,秋风句说的那个大风歌,(还是汉武帝那个秋风辞),后宫句大约是说当上皇帝问心有没有愧的问题吧,沛县句说的樊哙,那个卖狗肉的。
大约的解析就这些吧,学者伥伥同学的历史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,对刘邦平生看来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,赞一个。
这里有几个建议
1、秋风句,秋风辞,是刘彻写的,开句化了刘邦大风歌里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成为秋风起兮白云飞,而这里用秋风,直接会引到刘彻上去,个人认为和悔恨帝王装没啥关系。
2、本词,写作手法上还是以叙人为主,可能是因为鹧鸪天句法的原因,看起来更是诗,而在这个篇幅下,要想完整地叙述刘邦的平生是不太可能的,虽内容丰富,但里面也缺了好多东西,还是那句话,不如集中一两个典型事情来写,并表述自己的观点。
个人见解,仅供参考。

点评

就一个“秋风句”我解释一下:秋天是萧杀的季节 也有秋后问斩一说 讲的是先前跟他打江山的人后来全不得善终…刘邦有悔恨之意…全词主旨 可以用“兔死狗烹”来解读……说刘邦怀念故人 秦岭叶 灞桥光 这两处只是为了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10-10 15:0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0-10 11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-10-10 16:12 编辑
思安 发表于 2014-10-7 12:20
七律·国庆放歌
红歌激越荡云霄,国庆由衷唱舜尧。
六十五年悲与喜,十三亿众协和调。

七律·国庆放歌
红歌激越荡云霄,国庆由衷唱舜尧。
六十五年悲与喜,十三亿众协和调。
放飞经济安同享,惩治奸贪景共描。
关顾民生施善举,风流欲数看今朝。


这篇我看了很久,一直没想好怎么评。
此作是国庆诗,描绘了一幅江山一片大好,民心老怀大畅之态,以红歌描欢庆,以尧舜比天朝,六十五年指开国至今,十三亿是全国人口,之后说经济发展和惩治贪腐,最后以对民生和天朝的善举为颂来结尾,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意义并与社会相切合的特点,与时俱进,高于生活,却来源于生活,实是庙堂开会,天朝行文之上上之选。
个人的建议:
这类作品不好写,容易写出千人一面,加些个人观点进去也许更有特色。主要是因为诗,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,现在网络上写这种题材的作品,多数是无我之境,也就是自己是旁观者的角度,去描述,去颂扬,但最后很难落到实处。不过也很难怪作者,因为若是有了“我”,那么“我”便要发表思想和观点,而在这类作品中,轻易发表思想和观点,实不易也。
大概这些吧,管见,思安版主一哂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0-10 12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不能在专栏里以单纯表情发无任何意义的帖子,请注意。谢谢对本栏目的支持,希望您与诗友们交流愉快。

17

主题

634

回帖

1687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1687
发表于 2014-10-10 1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一苇一苇 于 2014-10-10 13:41 编辑

《遣怀二则》
廿载三年寥落几,一生如此无终止。
方云变化梦江南,那顾行藏欺小子。
有道长空解恨来,莫随老树飘摇死。
墨兰若忆请今朝,明日坟前还费纸。



何事秋风连地起,乱携白骨窜荒山。
今朝与尔分明恨,莫步高唐些子年。

点评

《遣怀二则》作者:墨兰春 点评:一苇一苇 廿载三年寥落几,一生如此无终止。——“寥落几”? 方云变化梦江南,那顾行藏欺小子。——“梦”“欺”二字用得不错!但“梦江南”有点跳脱,上下无着。 有道长空解恨来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59
第一点:一贴一首,一首一评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43
这个等一苇有空弄吧,我弄了你两首了,光听我一个人意见不一定全面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墨兰春 发表于 2014-10-10 12:30
《遣怀二则》
廿载三年寥落几,一生如此无终止。
方云变化梦江南,那顾行藏欺小子。

这个等一苇有空弄吧,我弄了你两首了,光听我一个人意见不一定全面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-10-10 13:26 编辑
一生梦一生顾 发表于 2014-10-7 16:21
步郑孝胥韵兼寄凉皮共勉:
风光剪去认红梨,枝叶堪怜总不齐。
春色伤残三月去,秋心吟到两眉低。

风光剪去认红梨,枝叶堪怜总不齐。
春色伤残三月去,秋心吟到两眉低。
翩跹安得追黄鹄,辛苦当闻与玉鸡。
何许少年歌且住,浮云万里洛阳西。



给你个建议,你要用红梨,干脆给改成红梨记读后。
首句“风光归去认红梨”——两人初次约见时以红梨为信,中状元归来后,根据粤剧版的《蝶影红梨记》是奸臣正要纳谢素秋为妾,婚礼上满堂红梨花,明剧版本也是以红梨花为记两人重逢,故这一句开局很不错。风光双关,归去言赵汝州中状元后还乡。
“并蒂琼花总得齐”——一承前文的红梨,二说谢素秋和赵汝州的并蒂得齐。
最后句改成“浮云万里汴梁西”——因为故事发生在汴梁,谢素秋也是汴梁名妓。
中间再稍微作些调整,一篇比较好的怀古诗就可以出来。
我要睡午觉去了,来不及给你改,你自己有兴趣的话可以斟酌。

点评

人家好好的赠人之作怎么给弄成《再世红梨记》啦?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39
发表于 2014-10-10 13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-10-10 13:18
风光剪去认红梨,枝叶堪怜总不齐。
春色伤残三月去,秋心吟到两眉低。
翩跹安得追黄鹄,辛苦当闻与玉鸡。

人家好好的赠人之作怎么给弄成《再世红梨记》啦??:Q

点评

因为要用那个认红梨 风光剪去认红梨 这第一句你读起来会不会想到红梨记嘛 枝叶堪怜总不齐 第二句说赵汝州和谢素秋会了一面,结果被人告诉说是女鬼,枝叶不齐,有魂无身,是吧 之后就走去考状元去了,愁得两眉低,每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-10-10 16:22
经斧刻,历沙埋,扶冰踏浪展襟怀。何须人悦铮铮骨,且自临波顾影来。
发表于 2014-10-10 13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墨兰春 发表于 2014-10-10 12:30
《遣怀二则》
廿载三年寥落几,一生如此无终止。
方云变化梦江南,那顾行藏欺小子。

第一点:一贴一首,一首一评
经斧刻,历沙埋,扶冰踏浪展襟怀。何须人悦铮铮骨,且自临波顾影来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粤ICP备18000505号|粤ICP备17151280|香港诗词

GMT+8, 2025-11-7 23:1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